在清宫剧中,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句话叫“死罪可免,活罪难逃”。而活罪又分杖责、收押等数种形式,流放可以说是其中最严重的惩罚方式,在如今的黑龙江省海林市境内便有一个著名的流放之地——宁古塔。
虽然名字中有一个“塔”,但实则称其为“宁古狱”或许会更为恰当一些,因为这里是许多清朝囚犯宁愿自尽也不愿前往的人间地狱,足可见其有多恐怖。

漫漫长路
公元1658年,清初著名的“南闱科场案”揭开了长达数百年的宁古塔流放史,自此之后,因科举舞弊、文字狱等各种原因被判处流刑者,多被流放至此处,致死不得回京。
从地理位置上看,宁古塔属蛮荒之地,远离政治文化中心。根据与京城的距离,由近及远可分为一至三级宁古塔,分别与京城距离2000里、2500里和3000里。
清朝时,根据囚犯所犯罪行的轻重程度,判处流放的距离也各有不同,罪行越重,流放的目的地便越远,吃的苦头自然也就越多。

若是罪犯被判处流刑,就必须在一个月内出发,日行五十里,以此速度推算,一般须在40-60天内到达宁古塔,逾期未到者,无论是犯人还是负责押解的士兵都会受到责罚。
对于交通尚不发达的古代,一般长途跋涉都需要借助马车等交通工具,但流刑既然带个“刑”字,那囚犯们自然是为了受刑,没有这么好待遇,不仅需要每日徒步走上五十里路,身上还要佩戴沉重的刑具,如手铐和脚镣,更是增加了不堪忍受的负担。
作为受刑的囚犯,流放途经区域多为荒郊野外,气温较低,但他们一般都是穿着单薄的囚衣,御寒能力极差。在吃食上更不能多做要求,能有两个馒头已经是很好的待遇,若是运气不好,说不定还会被饥肠辘辘的野兽盯上,沦为食物。

押送流刑犯人本就是个苦差,因此押送的士兵心有不甘又不能向上级抱怨,往往只能变本加厉的发泄到犯人身上,导致囚犯们不仅吃不饱、穿不暖,忍饥挨冻的每日赶路,还要承受士兵们时不时的鞭打恐吓。
所有的要素加在一起,无论是对于原本在京城养尊处优的官员,还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,都是难以承受的折磨,导致很多人在半路上可能就命丧黄泉。
退一步说,即便身强体壮,又有几个人能在缺衣少食,神经衰弱,还要时不时挨打的情况下,禁得住足足几十天的跋山涉水、翻山越岭,就算命硬,侥幸到达了目的地,只怕也得丢了半条命。

更不用说那些举家被流放的罪臣了,其家中的老人、女眷和幼童本就身体素质不佳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,若是不幸感染风寒生了病,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,下场可想而知。
随着流放宁古塔人数的不断增加,越来越多的清朝人对此谈之色变,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触怒了皇帝被发配边疆,毕竟若是被判发配宁古塔,可以说是半只脚踏上了黄泉路都不为过。
有胆小怯懦或者体质孱弱者,更是宁可就地自尽,也不愿前往宁古塔,在他们看来,反正结果一样是死,不如少受点罪。

极寒之地,为奴为婢
而侥幸走过了黄泉之路的囚犯们千里迢迢,历经千辛万苦的到达目的地后,等待他们的自然也不会是什么温暖的房屋、美味的食物、热情的接待,而是更为艰难的境地。
一方面,宁古塔位于边陲地区,物资匮乏,生产力低下,不仅是蛮荒之地,更是极寒之境,这里气候恶劣,常年风雪交加,冷入骨髓。单就环境而言,与京城相比,简直就是天壤之别。
另一方面,流放至此的囚犯可不是来视察的官员,从高高在上的官员、自恃清高的文人学子,沦为披甲人的奴隶,从此以后低人一等、活得毫无尊严,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很难平复。

在宁古塔当地镇守边关的将士被称为“披甲人”,流放至此的犯人往往都是被发配给他们为奴为婢的。因边疆的生存条件实在恶劣,清朝的统治者会将犯了错的大臣和文人送去给他们当奴隶。于将士,是慰问;于囚犯,是惩戒。同时也为当地的开荒和改造工作增加劳动力。
这便是清宫剧中常听到的“与披甲人为奴”。这种对尊严的践踏对于重视气节的古人而言,是宁死也不可接受的,所谓“士可杀不可辱”,因此有一部分被判流放宁古塔的人为保尊严,自尽当场,以死明志。
即便是有身体强健、心志坚韧者,熬过了严寒,忍辱负重为奴为婢,还得面临繁重的体力劳作,如打猎、烧石灰、挖煤和种地等,囚犯们身心俱疲,仿若行尸走肉。

而边塞既是苦寒之地,平日里也没什么娱乐活动,披甲人们往往没念过书,自然也没什么文化,便时常以折磨奴隶为乐,情绪不佳就以施以打骂,导致大多数囚犯往往撑不过几年就死了。
不过囚犯中也不是没有幸运的人,比如清初的著名边塞诗人吴兆骞,他因“南闱科场案”被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,却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学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
作为文人,因有功名在身,他得以免除徭役,不仅能够以教书为业,甚至与友人共同成立了诗社,创作了《秋笳集》《高丽王京赋》等重要作品。

而后更因其出众的文学造诣,受到了宁古塔将军的器重,聘为家庭教师,教导他的儿子读书习字,备受当地人的礼遇。只可惜幸运如他毕竟是少数,更多的还是朝不保夕,任人欺凌的流人。
对于清朝的官员而言,流放宁古塔,意味着他们为之努力,奋斗了一辈子的功名利禄都已成过往云烟,不复存在。从此他们只能在这里苟延残喘,远离家人和朋友,最终孤独的死去。
随着清朝的覆灭,时至今日,宁古塔早已不再是令人恐惧的人间地狱,但是它的存在仍然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,诉说着那些早已随风而逝的苦难过往,为如今的人们所铭记。
原创文章,作者:阿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aoguanrencai.com/n/595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