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常言道: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

到底啥意思?究竟有没有道理?

且听我细细道来。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话有三不说:

一,不说闲话

有些人闲来无事就爱扯老婆舌,比如张三最近好像总是往麻将馆里跑,李四家儿子怎么又与那个狐狸精好上了等等,总之就是喜欢把别人家的隐私当成广告来滚动播出。

正所谓,祸从口出,言多必失……就像《水浒》中的王婆,最终全因自己的口无遮拦而遭致了杀身之祸。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静时常思已过,闲时莫论人非

闲暇之余不妨经常想想自己的过失,总结失败教训,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,不要总把一双眼睛盯在别人的痛点与短板上,然后翻来覆去的嘚吧个不停,如此只会徒增仇恨,破坏和谐。

二,不说大话

一个人即使再有本事,再牛逼,也不要说一些不修边幅的大话,比如那某云:

“我这个人对钱没什么概念,也没什么兴趣,家里面我从来不管钱!”

结果,却处处与民争利,赚得盆满钵满……如此,不是自己扇自己耳光吗?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水满则溢,人满则损

大话说多了,若再办不到,除了会引起别人的反感,时间长了还会影响自身的信誉,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。

所以,聪明人说话一般只会说“一半”,即使再有把握,也不会和盘托出,因为他们知道,一旦如此,便就没有了后退的余地。

三,不说气话

国外一个专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机构,经过对来自社会不同层次的上万人进行了反复调查发现:

99%的人皆会为自己说过的气话而感到后悔,而仅仅只有1%人认为是无所谓。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人生气的时候,往往会气血上涌,失去当有的理智,将不该说的话,一股脑的吐露出来,结果,不但得罪人不算,还会将自己的“里子”给失了,最终只会”两败俱伤“,得不偿失。

忙有三不帮:

一,逞强的忙不帮

曾经有一只生活在池塘边的青蛙,它最大的本事就是吃害虫与鼓动自己的肚皮。

有一天,一条小金鱼游到了青蛙的身边,对着它的肚皮夸赞道:

”哇!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青蛙!”

青蛙听完后很是享受,便就将肚皮鼓的更大。

紧接着,又有一只蜻蜓飞了过来,也发表了与金鱼一样的慨叹:

“这只青蛙真大,太大了,好厉害!”

于是青蛙更加得意,一边继续鼓动肚皮,一边还发出了得意的“呱呱”声。

不久后,一头水牛慢悠悠的走到水塘边喝水,蜻蜓与金鱼瞧见了,皆异口同声的对着水牛渐渐鼓起来的肚皮惊呼道:

“还是水牛爷爷大!”

青蛙闻听后,非常生气,一边嘀咕着“我就不信没有水牛大”,一边又开始用力吸气吐气的鼓弄起肚皮来……

过了一会,青蛙指着自己似乎快撑到极限的大肚皮,朝着青蛙与金鱼骄傲的询问道:

“是我大,还是水牛大?”

蜻蜓与金鱼看了一眼青蛙,再与水牛作了一番对比后,皆都无奈的摇摇头:

“还是水牛爷爷大!”

青蛙气坏了,再次拼命的吸气吐气,最终将肚子鼓得越来越大……

然,正当它得意如此下去必然会超过水牛之时……

突然,“噗呲”一声——

青蛙那“不堪重负”的肚皮终于因“支撑”不住爆裂了开来……而它也随之毙命。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身轻莫负重,言轻莫劝人

一个人有多大食量便就吃多少饭,千万不要逞强好胜去做一些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,帮一些“无能为力”的倒忙,如此不但害己还害人。

二,涉情的忙不帮

涉及到男女情爱纠纷的忙,最好不要去帮,比如当看到路边一堆小情侣正在吵架时,眼看着女孩哭的稀里哗啦,于是“正义”的你便上前狠狠将男孩训斥了一顿:

“男子汉大丈夫,你怎么能欺负一个女孩?”

可没想到,话音刚落,女孩便立刻停止了哭泣,并挡到了男孩身前,梨花带雨的指责你道:

“管你什么事,滚一边去,我乐意,怎么了?”

唉!典型的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。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不是有句古话叫做“不做媒人三世好”吗,总而言之,涉情的忙最好还是别帮的好,为啥?

因为,感情根本没有错对,缘分早已天定,您就甭搅和了。

三,救穷的忙不帮

问大家一个问题:有一个一直很穷的亲戚与一个因种种原因突然变穷的朋友,同时向你寻求帮助,如果非要选择帮一个,那么您到底应该帮谁?

或许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,原因也很简单:毕竟是亲戚,血浓于水,岂有不帮之理。

然而,要是我,定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,为啥?

救急不救穷——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就像刘德华的大姐,一直保持着好吃懒做,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“穷”根,本就是欲壑难填的无底洞,“救”了也等于白救,而相对于那些不是一直穷的朋友,则就应另当别论,因为这是一则“潜力股”,你救的其实并不是他的穷,而是急,一旦对方挨过这段困难时期,必然“浴火重生”,到时候,你必将会为当初的“睿智”而欢呼雀跃。

事有三不想:

一,不想超现之事

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:

说生活在雪山脚下石头小屋中的祖孙三代,因为孙子好多天没有吃到鹿肉了,于是便央求父亲让他尝尝荤腥,解解馋。

可父亲却十分犹豫:

“好孩子,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,食物将会极度匮乏,忍忍吧,等到大雪过后再吃!”

孙子心有不甘的摇摇头,朝着屋顶挂着的鹿肉看了又看,不住的吞咽着口水。

“给孩子吃吧——”

这时候,爷爷走了过来,一脸肃然的对父亲说道。

父亲摊开双手,表示不能理解:

“现在吃了,冬天吃什么?”

谁知爷爷却轻描淡写的回道:

“明天与意外还不知道哪个先来到,想那么多干嘛,先对付了今天再说!”

父亲无可奈何的摇摇头,最终只能将鹿肉自屋顶取了下来。

第二天——

意外真的发生了:一场雪崩将石头小屋给埋得严严实实……

结果,因吃了鹿肉浑身充满力气的祖孙三人,竟奇迹般的自小屋中爬了出来……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知其不可奈何,而安之若命

既然已经命中注定,便就只能坦然面对,活在当下,比什么都重要。

二,不想过往之事

过去辉煌也好,失落也罢,都已成昨天,代表的也仅仅只是过去,就像周星驰《功夫》中的男主人公阿星,在面对好朋友肥仔聪所说的那句话一样:

“难道我曾经学过如来神掌,还要告诉你吗?”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是啊,逝者不可追,来者犹可待——

过去的就让它过去,不要一味的追悔过往失去的……如此,只会让自己更累!

三,不想未来之事

未来或许很美好,但也只是或许,对那些遥不可及的事,我们所能做到的也只能是憧憬,然未来到底会怎样?

谁也没有确切的答案——

现实虽然很残酷,但终究还是现实,睿智的人不会因为害怕而放弃,只有那些懦弱的灵魂才会将所有的希望寄托给明天。

话有三不说,忙有三不帮,事有三不想是什么意思?有没有道理?

车到山前必有路,船到桥头自然直

只有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,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——

总结:

话有三不说:一,不说闲话

二,不说大话

三,不说气话

忙有三不帮:一,逞强的忙不帮

二,涉情的忙不帮

三,救穷的忙不帮

事有三不想:一,不想超现之事

二,不想过往之事

三,不想未来之事

您觉得有道理吗?

原创文章,作者:阿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aoguanrencai.com/n/4736.html

(0)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