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人都听过《漠河舞厅》这首歌,其实这首歌有一个很美的故事。
《漠河舞厅》
背后故事:
年漠河特大火灾,张德全老人的爱妻不幸被大火吞噬,悲剧发生前,两人未育有子女,妻子走后的三十余年,张德全老人未再婚。康氏生前爱跳舞,两人恋爱时常常溜进堆满杂物的仓房,点起一盏灯,在狭小的空地上练习舞蹈,“无数的谷物粉末上下纷飞,像是在为二人伴舞的精灵”。这一幕,也是张德全老人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。后来,在距离仓房不远的地方有人开了一家舞厅,每当夜幕降临,张德全总是会独自到舞厅里跳舞。音乐人柳爽在漠河采风期间,偶然得知了这个故事,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后,他创作了歌曲《漠河舞厅》,以此歌献给所有因为不幸而逝去的生命。
张德全老人写给葬身火海妻子的信:
“亲爱的康氏,抱歉因为生分,再唤你为康氏,因为阔别许久,无法想象你因为衰老而未曾出现的祥和的相貌。如果有通往另一处日夜不眠的隧道,我将驾驶我深褐色的吉普车,摇下吱吱作响因寒冷而结霜的脆,我想向你展示我坚不可摧的礼扣,以及我未有一日曾动摇的思念若渴。”
“人因何而美丽,又因何而凋谢,是惹怒了憩息的神明,抑或是连它也妒忌你的美丽,降于你炽热的登场,又炽热的退去。”
“梦里萦绕我的,常常是你在火光通天的建筑间奔跑,火苗窜上了你的裙摆,在你的胸前晕开,你呼喊我的名字,我却不在你身边。”
“有时我真的抱有侥幸,宁教我自顾自地认为,你或许成功逃生去了东边的森林,在那里搭建了溪流和青苔,化身为鹿,彻底地尽情舞蹈。”
这首歌也是张德全老人对妻子的一种寄托。
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我们一经核实,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