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修养和修为是什么意思?修养和修为的区别

修养,指人的综合素质;道家的修炼养性等。语出唐吕岩《忆江南》词:”学道客,修养莫迟迟,光景斯须如梦里。”是修行后的表象,修行是对内心思想和行为的改造,通过修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。修为是修行的程度,而修养只是表象。
个人修养之表现,与其修行有关。有怎么样的修行,就有怎么样的修养,修行与个人成长过程息息相关,每一个成长阶段,都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个人修养。个人成长,无不打上家庭、学校与社会烙印。亦与其接触的人文环境、文化知识的渗透与熏陶息息相关。逐渐形成了完整人格与修养。个人修养与其成长家庭环境最为重要,父母的文化及其素质,以及对孩子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将来与素养。

人的修养和修为是什么意思?修养和修为的区别
个人修养与金钱不成正比,不要以为钱越多,素质就高,从目前社会反映出的一些人的表现来看,往往表现的自负,跋扈与不可一世。因此,个人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体现。
人的“修为”指的是一个人的修养、素质、道德、造诣等,属于个人软实力。
“修为”就是一个人在某个当下,能自觉地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事情。比如《西游记》中,女儿国的国王去撩唐僧,唐僧采取的办法是把眼睛闭起来。别小看闭眼这个动作,这就是唐僧在那个“当下”历练“修为”的正确方法。罗振宇说,面对外界刺激,人的反应模式其实差不多,但是行动模式区别很大。反应模式是大自然预设好了的,没办法改变。而操作系统——行动模式则是可以自己修炼的,这就叫“修为”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阿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aoguanrencai.com/n/2382.html

(0)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