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始皇的先祖是大业,他的母亲叫女脩,是“颛顼之苗裔孙”。颛顼是黄帝之孙,而女脩是谁,无从考证。某一天,女脩无意吃下天上玄鸟所掉下的蛋而生子大业。有点玄,但刘邦还是其母与条蛇神结合生下的呢(估计是野合)。
玄鸟
大业之子伯益(又称大费、伯翳)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,所以被舜帝赐姓嬴。之外还被赏赐了个姚姓美女,以及待在舜帝身旁为他驯教鸟兽。
然后就开始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……
(一)
在《史记》“秦本纪”篇中,司马迁较为详细地叙述描绘了秦人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这么一个过程。
秦的先祖多是擅长于驯兽驾车,总的来说有这么几个关键地转折点:
驾车
1.伯益辅佐大禹治水,舜赐姓嬴氏
2.费昌(伯益的五世孙)为商汤驾车,在鸣条败暴君夏桀(嬴人因助殷灭夏有功,所以大多被拔为大臣诸侯。当然,也忠于他们)
3.中潏(jué)在西戎为殷商保西垂
4.造父为周穆王驭车,日驱千里而救周乱(徐国国君徐偃王作乱),被赐赵城,造父族由此为赵氏
5.周孝王时嬴非子因养马有功获封秦地(今甘肃东南部),附庸周天子
6.秦襄公兵救周难,又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(今洛阳),秦被列诸侯。
秦襄公
(二)
伯益生二子,其一是大廉,其二为若木。重点说大廉这一脉,我将他们这一脉全部列下,如下:
伯益—大廉—衍曾—衍祖—衍父—中衍—轩祖—轩父—戎胥轩—中潏—蜚廉—季胜—孟增—衡父—造父(赵氏始祖)—渠父—安父—梁父—莒父—奄父—叔带(赵国始祖)—明祖—明父—公明—赵夙—赵衰—赵盾—赵朔—赵武—赵成—赵鞅—赵毋恤—赵嘉—赵浣—赵籍(建立赵国)
从这条传承中,可以看出伯益子孙建立了赵国,以及秦国。秦国始于秦非子,我们逆推秦非子前几代人,如下。
秦非子—大骆—太几—皋生—女防—恶来—蜚廉
两条线交于蜚廉……
蜚廉时处商末,从西方崛起的周人伐纣,恶来战死,嬴人便沦落成奴隶,被周人所不喜,甚至堤防,周人拔恶来弟弟季胜为族长(或宗正,宗主)。周公执政时期,武庚之乱(又叫三监之乱,武庚想复辟商朝)后,嬴人陆陆续续迁移。于是西方嬴人再次壮大!
到周成王,周朝对嬴人才有所改观。周穆王时,造父救乱,被封赵城,造父族由此为赵氏。恶来这脉由此被遣派去汧渭间管马政,为周天子驯养马匹。《史记》这样记载:
以造父之宠,皆蒙赵城,姓赵氏
后来到周幽王时期,季胜这脉的叔带携家离开周王室,落脚晋国,侍奉晋国的晋文侯。三家分晋,赵氏立赵国!恶来这脉到秦非子,被封秦地,一直到周幽王戏诸侯亡西周,秦襄公救国难,助周平王。这才立秦国!
所以战国七雄之二赵、秦两国本是一家人,都姓赢!
先秦姓氏分开,姓最大,是氏族部落的部号,氏是氏族部落下小氏族支系的标志(换言之,中国是姓,四川省便是氏)。嬴姓为上古八大姓之一,之下又分十四氏,赵氏便在其中。恶来战死,季胜执这脉家族,恶来这家为赵氏,季胜自然为赵氏。后来秦非子封秦地,从赵嬴分离出来,另立宗庙,号“秦嬴”(俗称分家立户头)。但他非诸侯,也可以称赵氏。
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溃瓦解,姓与氏的概念渐渐模模糊。直到秦汉,姓氏统一。
原创文章,作者:阿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aoguanrencai.com/n/13217.html